生物全息法缓解肛肠术后疼痛的研究

浏览次数:186




生物全息学是介于中医学和现代生物学之间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是专门研究机体的任何一个相对独立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等问题的。


全息法之所以能治病,是因为生物体每一相对独立的部分在化学组成(如氨基酸)的模式上与整体相对应,如头穴与头部、下腹穴与下腹尾骶部等,这是每一个穴位与相应脏器对应治疗的物质基础,是同一性的反应。穴位可以通过经络的传导,反作用于诸内脏进行治疗或诊断,这已从对耳针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当生物体的某个部位或脏器发生问题(疼痛)时,在全息对应部与机体对应部之间有以中枢为中介的较直接的神经联系。故直接刺激(按压)全息部位上的对应部位,可减缓主体上对应部位的疼痛。


基于此,宋剑萍等①对肛肠病术后疼痛采用了全息法外治,并和药物治疗组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全息外治法止痛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


治疗组(全息外治组)55例,对照组(药物治疗组)50例。


治疗组在痔术后局部感觉疼痛不适,即采用常规取穴方法,在下肢胫骨内侧,踝上4指(三寸:同身寸)胫骨缘,相当于生物体的下腹部,在全息元上称下腹穴处,选用直径4-8毫米的干黄豆或其他大小相当的圆形豆类及圆形椭圆形手压之不易碎的硬物。


用手指压在穴位上,两根胶布交叉固定,按压黄豆使力量传至骨缘,压力大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置3-5天,期间,患者可以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每次3-5秒。


对照组肛门病术后局部自感疼痛难忍,给服去痛片1-2片。



典型病例:


葛某,男,63岁,混合痔病史8年余伴肛裂,术前大便干结3-4日一行,便后出血伴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疼痛难忍,于1998年11月7日入院治疗,8日上午10点手术结束后回病室,术中切口4处,分别于2点、5点、7点、10点,术后约45分钟即感局部疼痛不适渐至难忍,即给全息治疗,取穴:双下肢胫骨下腹穴各按压黄豆一粒,按压3秒左右患者即感局部疼痛明显减轻,翻身也能自如,至第二天换药前能自如行走、坐立。


全息法治疗最快起效时间为3秒钟,且操作方便、取穴简单准确、起效快速,材料简单经济、无毒、无副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①全宋剑萍、殷翠云、陈传珍,息外治法对肛门病术后之痛的研究,甘肃中医2000年第6期



Processed in 0.164051 Second , 62 querys.